菜单栏广告

中药热敷

发表:2019-11-23 浏览数: 收藏

     中药热敷疗法在软组织损伤疾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。中药热敷疗法具有扩张血管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、促进局部代谢的作用,有益于疾病的恢复。中药热敷本身也可缓解肌肉痉挛,促进炎症及瘀血的吸收,中药热敷还可使药物通过局部吸收,达到直达病所的目的,使治疗更直接、更有效。

      【中药热敷操作】

      中药热敷疗法适合于各种闭合性损伤。热源可采用热毛巾、热水袋、具有加热作用的治疗仪器及寒痛乐等热敷药,中药热敷法结合药物与热敷的双重作用,疗效明显,是临床中常用的热疗方法。

      中药热敷方法简单,易于操作,可让患者在家自行治疗。操作时可直接将草药放入大盆内煎煮,也可以将药物包入口袋内再放入盆中煎煮,煮好后,可先用热蒸汽熏蒸患处,待药液温度下降适中时,用毛巾蘸取中药液敷于患处,或直接将装药的口袋敷于患处,每次治疗时间为20~30分钟,每日1~2次。

      【中药热敷注意事项】

      中药热敷疗法在应用中首先应注意温度的掌握,以免烫伤。其次热敷所用中药,一般用量大,药物毒性大,千万叮嘱病人不得误服,以免药物中毒。

      还应注意中药热敷疗法虽然使用广泛,疗效卓著,但也有不宜中药热敷的疾病,如皮肤破损、开放性损伤等疾病不适宜采用热敷疗法

      热敷是一种常用的养生防病方法。常用的热敷法有干、湿两种。一般情况下,干热敷法不如湿热敷法效果好,而在湿热敷时如能加入适量中草药,则往往会事半功倍。具体的方法是:首先将药水过滤,再将毛巾浸湿后拧干,然后在皮肤表面覆盖一层纱布或涂抹凡士林,再用湿毛巾热敷。

      【中药热敷的用药】

      热敷眼部,缓解疲劳,明目安神。可轻闭双眼进行热敷。此法对白内障、青光眼有辅助治疗作用。运用此法时可配以桑叶、密蒙花、菊花、夜明砂、谷精草、金银花、鱼腥草等清热消炎的中草药,能起到清热明目的作用。

      热敷小脑,健脑益智,缓解头晕。可用菊花、远志、菖蒲、决明子、牛膝等中草药煎水,热敷脑门3—5分钟,每天2—3次,有健脑益智的功效,对老人常见的头晕、失眠、高血压等也有防治效果。出现头痛的老人还可敷额头、太阳穴、颈、肩等部位,每天3次,每次20分钟左右。

      热敷耳朵,改善循环,增进听力。可用菖蒲、远志、郁金、丹参、白芷煎药水,交替重复热敷双耳,每天2次。此法能促进耳部、头部血液循环,对听力衰退、耳鸣有一定疗效。

      热敷脊椎,舒筋活血,温经散寒。可配以伸筋草、威灵仙、续断、桂枝、川乌、草乌、乳香、没药、川芎煎药水,热敷脊椎,对治疗肩周炎、颈椎病有一定疗效。

      热敷腹部,温阳补肾,促进消化。可配以乌药、葛根、藿香、蔻仁等中草药煎药水,热敷小腹,每天2次,每次5—8分钟,可促进胃肠蠕动,对治疗便秘、减少腹部脂肪堆积有一定好处。

      需要注意的是,并不是任何人都适合热敷,也不是任何部位都可热敷。如对于面部三角区感染,各种脏器出血,软组织挫伤、扭伤,皮肤湿疹等,忌热敷。热敷时一定要保持适当温度,尤其是小孩,温度不宜过高,以免烫伤。


上一篇文章: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医生在线为您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