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拿又称按摩,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外治疗法。推拿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,结合现代医学理论,运用推拿手法作用于人体特定的部位和穴位,已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。
【基本作用】
1.疏通经络,行气活血
2.调整脏腑
3.理筋散结
4.正骨复位
【作用原理】
力学作用 松解粘连缓解肌肉痉挛,直接作用于机体,解除局部病变,直接作用 。
感觉刺激 神经-内分泌-满意网络调节,神经系统调节,调整内脏功能,间接作用 。
【推拿疗法】
推拿具有舒经通络、促进气血运行、调整脏腑功能、润滑关节、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。正因为推拿具有这样的作用,在运动系统、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治疗方面,效果很明显。
在日常生活中,常常有人因为急性腰扭伤、落枕或者颈椎病,去做推拿。其实推拿不仅仅是针对落枕、扭伤,以及腹泻有效,对其他疾病的治疗也很有效果。比如某男子长期受失眠困扰,经常需要依靠药物才能入睡,接受了几次推拿治疗后,睡眠情况得到改善,不需要药物也能安然入睡。再如一老太太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,四处医治都不见好转,在正规推拿治疗后,加上其他康复治疗措施,症状得以缓解。
推拿在消除疲劳、延缓衰老、减轻肥胖、治疗更年期综合征、皮肤美容等的临床研究中,出现了新兴治疗优势,相信简、便、易、廉,无副作用的推拿疗法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接受和使用。
【常用手法】
手法部分:既推、拿、按、摩、滚、揉、掐
1、推法
顾名思义是以手向外或向前用力使物体移动之意,其概念是,用指或掌着力于人体一定位置或穴位上,向前向外移动或弧形移动,可分平推、直推和分推等法。
2、拿法
手法:用拇指、食指、中指相对,捏住某一部位或穴位,逐渐用力内收、并作持续揉捏动作。
要领:腕要放体灵活,用指面着力揉捏,动作要连续不断,用劲由轻到重,再由重到轻。由于拿的部位的手法的差异,又可分三指拿,四指拿和五指拿三种,拿法的剌激较强,常配合其它手法,用于颈下,肩部和四指部穴位。
推拿疗法
功能:有疏通经络,解表发汗、镇静止痛、开窍提神作用。
3、按法
手法:按是压的意思,用手指或掌面着力在体表某一部位或穴位,逐渐用力下压,称为按法。
要领:按压方向要垂直,用力要由轻到重,稳定而持续,使剌激充分透达到肌体组织的深部。切忌用迅猛的暴发力,以免产生不良反应,对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痛苦。临床应用时常与揉法结合使用,组成按、揉复合手法,即在按压力量达到一定程度时,再作小幅度的缓缓揉动,此手法刚中兼揉,既有力而又柔和,按法的具体动作很多,有大指面直接法或用大指背屈而按之,或两手对面合按之,胸腹则以掌心按之。
4、摩法
摩是抚摩之意,在推拿手法中主要分为摩法和摩掌法。作食、中、无名指指面附着在体表的一定位置上,作环形有节奏的抚摩,称为摩法,摩法是推拿手法中最轻柔的一种,动作要领应掌握肘关节微屈,腕部放松,指掌自然伸直轻放在体表的一定部位上。然后连动前臂作缓和协调的环旋抚摸。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均可,每分钟频率约定120次, 石宣秘录中说:“摩法不宜急,不宜缓,不宜重,有中和之义施之”。
近代则有姜、葱汁、冬青膏、松节油等作为应用摩法时的辅助用药。摩法如同一指禅法结合成为推摩复合手法。这是点与面相结合的手法,即大拇指推所取穴位,其余四指摩相应的部位,更能加强其治疗作用。
5、滚法
可用于头部、肩背、腰骶及四肢关节处,治疗头痛、偏瘫、关节酸痛等症。
方法:用小指、无名指、中指的指关节突起部分,附在一定部位上,通过腕关节屈伸外旋连续往返活动,使产生的力轻重交替,持续不断的作用于治疗部位上。
滚法推拿疗法是以滚法作为主要手法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推拿疗法。它以经络学说为基础,根据病理变化和辨证施治理论,凭借熟练的操作技能,在人体体表适当的部位上施以擦、揉、按、拿、捻、搓等手法,并配合被动运动或指导患者进行自主性功能锻炼来治疗疾病。
滚法操作时,几乎有一半以上的掌背直接抵压于人体体表,并作腕关节屈伸运动,所以它不但刺激力量强,而且作用面积也较大,能够使其作用力深透到体表深层而直达病所,通过腧穴的“得气”感应而起到疏通经络、行气活血、调整明阴阳、濡润筋骨等作用,并能对肌肉痉挛、强直和粘连等病态直接发挥明显的改善作用。
因此,滚法推拿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,正确地配合以各种辅助手法及被动运动,并适时指导患者进行自主性功能锻炼,对某些神经系统、运动系统疾病,尤其是对软组织损伤等疾病有相当显着的疗效。
6、揉法
用拇指指端、食指端、中指指端或中、无名指指端紧附于穴位上作缓和回转的按抚动作。除用指端外,还可运用小鱼际部或掌根部作揉法。故可分别称之为指揉法、鱼际揉法、掌际揉法。揉法较推法、按法、摩法均有力大些,在施法时带动皮下组织,不是在皮表抚摩。揉法为小儿推拿常用的手法之一。有左揉止吐、右揉止泻之说。
7、掐法
把拇指或食指的指甲竖立着按压,给予强剌激的方法。逐渐加大用力,使力达深透为止,注意不要掐伤皮肤。掐后压出轻微的痕迹。有缓解疼痛的作用。
上述手法为常用基础手法,临床法疗时常常对治疗效果起着决定作用,因此要求“特医”治疗者要把上述基础手法刻苦练习务必掌握。
注意:此法按摩要根据病人的病情,体质情况施力,要随时注意患者的自我感觉,否则,手法轻时达不到预期的目的,适得其反或造成患者头晕、心悸、面色发白、昏倒等,出现不良情况时,暂停休息,重者平卧、喝点开水缓解。
【临床应用】
1、叩击乳突。可治头痛、失眠、瘫痪等症。
2 、叩击风池。可治头痛、失眠、落枕、颈椎病、颈肩疼痛综合症、眼疾、中风不语、半身不遂等症;
3 、叩点百会。可治头痛、失眠、耳鸣、耳聋等症。
4、叩点前额头顶部。可治头痛、失眠、眩晕、高血压、眼疾等。
5、叩点肩俞穴。可治肩膀关节周围炎、痹症、颈肩膀疼痛综合症、上肢瘫痪等症。
6、叩点臂穴。可治头痛、高血压、上肢瘫痪、痹症等症。
7、叩点小海穴。可治上肢瘫痪、痹症等症。
8 、叩点曲池穴。可治上肢瘫痪、痹症、肩关节周圈炎、颈肩疼痛综合症、肘臂挛痛等症。
9 、叩点手三里穴。可治上肢瘫痪、痹症等症、肩膀关节炎、颈椎病、颈肩膀疼痛综合症、前臂伤筋等症。
10、叩点间使穴。可治上肢瘫痪、腋肿、肘臂挛痛、恶心、呕吐、胸闷、心悸等病症。
11、叩点经渠穴。可治上肢瘫痪、腕部伤筋、咳逆上气等症。
12、叩点阴郄穴。可治上肢瘫痪、头痛、失眠等症。
13、叩点肩井穴。可治落枕颈肩膀疼痛综合症、颈椎病、肩膀关节炎、半身不遂、上肢瘫痪、痹症等症。
14、叩点天宗穴。可治肩关节炎、颈肩疼痛综合症、肩胛间综合症、半身不遂、上肢瘫痪等症。
15、叩点腰眼穴。可治急性腰扭伤、臀上皮神经损伤、腰臀肌筋膜炎、半身不遂、月经不调等症。
16、叩点居穴、环跳穴。可治急性腰扭伤、慢性腰劳损、腰椎肩盘突出症、腰臀肌筋膜炎、臀上皮神经损伤、坐骨神经痛、痹症、半身不遂、下肢瘫痪等病症。
17、叩点髀关穴、伏兔穴。可治痹症、半身不遂、下肢瘫痪、股神经痛、膝关节炎等病症。
18、叩点委中穴、委阳穴。可治急性腰扭伤、慢性腰肌劳损、痹症、坐骨神经痛、半身不遂、下肢瘫痪、膝关节炎等痹症、半身不遂、下肢瘫痪等病症。
19、叩点鹤顶穴。可治痹症、半身不遂、下肢瘫痪、膝关节炎等病症。
20、叩点足三里穴。可治痹症、半身不遂、下肢瘫痪、慢性结肠炎等病症。
21、点解溪穴。可治下肢瘫痪、胃下垂、头痛、眩晕等病。
22、点上肢背侧剌激线。可治痹症、上肢瘫痪、肩膀疼痛等病症。
23、点脊腰骶剌激线。可治痹症、偏瘫、截瘫、失眠等